首页>东营频道>内容详情

广饶县开启“科技种田”新模式 科技赋能农业生产绘就“智慧新图景”

2025-05-06 09:23:1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日前,在广饶县裕耕种植合作社的645亩麦田里,一根根1米多高的喷水杆正铆足了劲“喷水”,水滴反复均匀地喷洒到田间,滋润着绿油油的麦苗。而地头上的卷盘式喷灌机也在高速旋转,一股股白色水柱浇灌到麦田内,两种灌溉“神器”相互配合,实现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灌溉。

“原来600多亩地浇水需要十几个人忙活一个月的时间,现在用上水肥一体化和卷盘式喷灌机之后,十天左右就能完成,不仅节约了人力,还实现了节水30%左右。”广饶县裕耕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孙海滨介绍说,与大水漫灌不同,水肥一体化的精准灌溉使土地不板结,麦苗长得壮,亩产基本保持在1200斤左右。

得益于广饶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广饶县裕耕种植合作社配套了智能灌溉系统,解决了以往农田灌溉费时费力的难题。而不远处,“一喷三防”植保作业也在高效推进。一架满载药剂的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孙海滨在地头通过手持遥控器为无人机定速、定高、定量,均匀有序地喷洒农药,为小麦生长构建起一道防护网。

“今年麦子长势非常好,现在正是防病防虫时期,我用这台植保无人机进行‘一喷三防’作业,载重在50公斤左右,喷20亩地大约需要8分钟时间,600多亩地一天就能完成。飞机只需要设定好航线,就能自动飞行,还能保证了药剂均匀覆盖,防治效果要比原来人工喷药好得很多。”孙海滨说道。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广饶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扩面提质,持续探索智慧农业发展模式,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让5G通信、智慧农机、遥感技术等新装备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大显身手,目前全县10余家育苗公司(工厂)、8000余个设施蔬菜大棚都应用了农业物联网技术,并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监测全覆盖,可监测小麦45万亩、玉米48万亩,农业生产逐步由“靠经验”过渡到“靠科学”。同时,坚持把农机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来抓,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模式,粮食生产基本实现了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机械化。目前,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7.07%以上,农机作业发展向全程、全面、高效、高质迈进,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了科技种田的甜头,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东营网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赵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