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智联招聘与任泽平“泽平宏观”课题组专家团队联合发布了《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东营入选“2020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榜单,全国排名第47位,全省排名第5位。
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东营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实施“才聚东营”行动,推出“人才新政”,着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创业载体,让优秀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据全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东营人口十年间持续稳增,常住人口总量比十年前增加近16万人,大学文化程度比例全省第三,流动人口规模大幅增加,城镇化率达到71.45%。
人口曲线的背后是同样上扬的经济曲线。数据显示,2020年,东营地区生产总值达2981.19亿元,同比增长3.8%,居全省第四位,人均GDP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居全省第六位。“东营民营经济活跃,大企业、优质企业多,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著,再加上有力的人才招引政策,使得东营人口能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市第七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市统计局局长宋保辉说。
人才是用“脚”投票的。对人才的吸引,体现着城市的竞争力。这几年,市委、市政府围绕“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的目标定位,聚力推进“四项重点工作”“九个三年行动计划”“九大改革攻坚”,推动我市各方面各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关键性、趋势性甚至转折性变化,增强了城市人才吸引力。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
东营人才吸引力的提升,得益于经济实力的增强。这几年,东营立足产业优势,着力构建具有持续竞争力的“5+2+2”产业体系,打造以绿色和创新为支撑的产业模式和发展格局。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超前启动规划编制工作,推动东营市规划纳入国家规划。围绕生态保护、高端产业等领域谋划实施了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此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力,始终保持“零疫情”,复工复产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为企业发展赢得主动,让东营工业经济保持了足够韧性。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东营“四新”经济增加值由324.65亿元增长到489.98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由12.3%提高到17.7%,“十强”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51.09%。 东营人才吸引力的提升,得益于城市品质的改善。这几年,东营以推进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为龙头,统筹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修复、种质资源保护和生物栖息地建设,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坚持用生态的办法治理生态,取得了实效。出台一系列地方性法规,让东营生态文明建设步入法治轨道。加快实施黄河现行清水沟流路等保护治理,实施互花米草治理、贝类原种保护恢复等工程。坚持系统化治水、精准化治气、效能化治土、规范化治废,共护碧水蓝天。加快实施湿地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打造“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湿地在城中、城在湿地中”的城市风貌。 东营人才吸引力的提升,得益于发展环境的优化。这几年,东营着力破解民生难题,坚持每年实施一批民生实事工程,努力让全体市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聚焦持续优化政务生态,我市打通数据壁垒实行“网上办”,建成全市统一的政务大数据平台和基础资源库,70个市直部门数据实现了横向互联。聚焦高频事项实行“掌上办”,“东营掌上通”移动服务端注册用户突破70万,发布应用超过900项。紧盯服务需要实行“一次办”,推进政务服务从每个部门“一次办好”向“一件事一次办好”转变。聚焦持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我市做好立根铸魂、文明培育、典型示范工作,全面提升公共环境、优化公共秩序、改善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长效化,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连冠”。
来源:东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