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东营市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工作会议上获悉,2020年东营市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计划将达到10000个。
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就业,是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一条重要途径。省委、省政府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就业优先政策,探索共同富裕有效路径的重要政治任务,是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工作举措。“十四五”期间,全省创设120万个城乡公益性岗位。2022年,省分配东营市岗位开发计划7700个,其中,城镇公益性岗位2200个、乡村公益性岗位5500个。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经深入调查研究,东营市在省下达2022年开发计划的基础上,增加2300个乡村公益性岗位,主要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解决黄河滩区迁建村(社区)就地就近就业等。增加后,2022年东营市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计划将达到10000个。
从岗位设置来看,城镇公益性岗位主要安置“零就业”(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4555”(城镇女性45周岁、男性55周岁以上人员至法定退休年龄)两类失业人员。乡村公益性岗位主要安置乡村脱贫享受政策人口、低收入人口、残疾人、45—65周岁人员四类人员。
从岗位安置重点来看,主要是安置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含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农村低收入人口、农村残疾人、农村大龄人员等群体。(杜喜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