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东营频道>内容详情

东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2022-03-15 09:26:24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方白鹳全球重要繁殖地;

鸟类从自然保护区设立初期的187种增加到371种;

2017年以来,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增长了188平方千米;

累计实施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

近三年来生态补水量突破3亿立方米;

……

经过两年多的综合治理,我市滨海滩涂的翅碱蓬将黄河入海口的滩涂湿地铺成“红地毯”,众多鸟儿在此流连栖息。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黄河三角洲的生物多样性愈加丰富,生态系统更加健康。

每年超过600万只鸟儿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迁徙、越冬。

创新湿地修复模式  促进湿地生态系统健康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年轻的土地,保存着我国暖温带地区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十月至次年三月是鸟类迁徙、越冬的重要时期,数百万只鸟儿在这里觅食、栖息、翱翔,使这里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重要的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

由于黄河三角洲成陆年幼,湿地生态系统处于产生、发展的最初阶段,其生态系统又具有年轻性和脆弱性的典型特征。为此,我市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修复模式,从生态保护修复方式、科技手段应用、多元共治等方面入手,促进湿地生态系统健康。

对于河流沼泽湿地,不改变原有植被物种,以水系连通为主,疏通黄河漫滩遗留沟汊,恢复湿地与黄河水的交流,促进水系微循环,形成“河流水系循环连通、原生湿地保育补水、鱼虾生物繁衍生息、适宜鸟类觅食筑巢”的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模式;对于近海与海岸湿地,不改变原有河流水系、地形地貌,从营造原有物种发芽生长条件入手,通过水系网络连通、微生境改造、种子库补充等水文连通网络恢复及构建技术,形成了“一次恢复、自然演替、逐步稳定”的修复模式。

科学实施生态补水  让湿地环境焕发生机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它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降解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对湿地保护的日益重视,生态补水成为调节生态治理策略、缓解湿地生态危机的重要科学手段。我市委托专业机构、科研院所,科学评估自然保护区各区域引水、送水、蓄水能力,合理制定补水计划,最大程度的发挥淡水资源生态效益;实施水系连通工程,加强区内已建成的241公里骨干水系维护,定期清理疏通、优化完善,全面提升送水能力;对自然保护区内水位、水质、动植物生境等数据动态监测,及时调整、优化补水方案,形成生态补水控制体系。通过合理构建取、蓄、输、用、排的水系格局,形成了“河-陆-滩-海”入海循环主干道,实现了健康、可持续的区域水土环境。

据了解,2020年至今,黄河三角洲累计生态补水3亿多立方米,新建引黄闸口6个,引提水能力从不足40个流量提升至131个流量,补一遍水的时间从9天缩短到4天,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坚持以“保护”为重  建设物种栖息新家园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是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天然基因库。 

我市积极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以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为抓手,以打造东方白鹳黑嘴鸥保护示范基地、中国鹤类之乡和全国最大的河口优质贝类原种场为目标,先后实施了鸟类栖息岛建设、东方白鹳和黑嘴鸥栖息地保护改善等关键物种栖息地营造优化工程。

近年来,自然保护区积极打造鸟类繁殖岛、植物生态岛、鱼类栖息地,搭建珍稀鸟类人工巢,营造生态廊道,形成了芦苇、水面相间分布的优良生境。鸟类筑巢栖息环境大力改善,湿地形态愈加丰富,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

回首再望,初春的黄河口,鸟声婉转,海浪涛声,一幅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图景正徐徐铺开。在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道路上,我市将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实现陆海统筹,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努力将黄河口国家公园打造成世界陆海统筹型自然保护地典范。

来源:网信东营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赵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