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王统鑫
1月12日上午,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情况。东营副市长、东营区委书记苟宏水,市政府副秘书长王震波,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侯丽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二级调研员杨周参加会议,中共东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隋强主持会议。
苟宏水介绍,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关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工作部署,全面推进东营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进程,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了《东营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 年)》(下简称《行动方案》),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全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推动让儿童友好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行动、责任,培养广大儿童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为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注入新活力,推动儿童友好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让广大儿童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事关广大儿童成长发展和美好未来,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国家《指导意见》、省《实施方案》的必然要求,也是探索实践与人民美好生活相适应的城市治理思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抓手。基于以上考虑,《行动方案》编制的总体思路包括以下方面:
贯穿儿童优先原则。东营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以儿童需求为向导,以儿童更好成长为目标,推动将儿童优先原则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
注重衔接统一。在基本框架、总体要求和主要内容方面,以《儿童权利公约》为指导,与国家《指导意见》、省《实施方案》相衔接,与省市“十四五”儿童发展规划相衔接,与东营市“十四五”相关专项规划、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相关责任单位职责相衔接。
坚持问题为导向。《行动方案》的编制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力解决儿童发展的城乡和群体差距、儿童与法律保护、基层儿童社会保障等问题,对儿童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作出积极回应。
突出发挥东营优势。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儿童事业和儿童发展,已制定实施了六个周期儿童发展纲要规划,为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权利的实现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东营市儿童健康核心指标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儿童教育走在全省前列,儿童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儿童福利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弱势群体得到更多关爱和保护,儿童法律保护不断加强,儿童生存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儿童工作的法制化和科学化水平显著提高,儿童发展和儿童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新成就。在《行动方案》的编制过程中,注重发挥东营儿童事业发展优势,比如在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等方面的任务目标上突出提质提标,自我加压奋进。
《行动方案》从结构上共分为三大部分,包括总体要求、主要内容、保障措施。
其中,总体要求部分,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其中基本原则:一是儿童优先,普惠共享;二是立足实际,突出特色;三是因地制宜,创新推动;四是多元参与,全域共建。并提出到2025年力争创建为全国儿童友好城市试点,展望到2035年,儿童友好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儿童友好理念成为社会共识和全民自觉,广大儿童享有更加美好生活的任务目标。
主要内容部分,是《行动方案》的主体部分,可归纳为“六个方面19大行动70项任务”,即从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生态文明友好六个方面提出19大行动70项具体任务。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行动方案》编制过程中,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东营样板,在国家《指导意见》和省《实施方案》提出的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五大友好”的基础上,创新拓展并赋予具有东营特色的“生态文明友好”内容。同时,突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出打造东营儿童友好示范集群的理念。比如,提出到2025年建成儿童友好示范社区(小区)50个、儿童友好示范村100个、儿童友好学校示范点200所、儿童友好医院示范点6处,打造儿童友好示范公园20处、建设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示范点50个,等等,以点带面,高效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全域推进、全面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