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王统鑫
3月7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3·15新闻发布会,东营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巴希滢介绍2022年市场监管部门消费维权工作情况。
巴希滢介绍,2022年全市市场监管机关牢固树立依法监管,执法为民的工作理念,履职尽责,着力强监管、优服务、保民生、促发展,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聚焦食品安全底线,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食安委统筹协调、组织推动的职能作用,深化食安城市创建活动,压紧压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和企业主体“两个责任”,深入实施食品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干部包保责任体系,确定包保干部3740名,督促符合条件的企业配备食品安全总监, 全市初步建立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稳步推进食品生产企业亮标承诺、对标生产、核标出厂“三标”行动,144家企业完成“三标”管理任务。东营市生产的保健食品在全国抽检监测中合格率100%。聚焦“一小一老”,全力守护校园和养老机构食品安全,加强校园和养老机构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培训,推进智慧化监管,全市所有学校、养老机构食堂已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加强食品质量快检能力建设,在全市重新布局建设69处快检室,实现了市县流通领域全覆盖,年快检能力达60万批次,食品检测量同比增长30.4%。
持续强化药械化监管,保障群众用药用械用妆安全。加强药店日常督导检查和智慧化监管,推动医疗机构规范化标准化药房建设。积极组织药械化质量抽检,全年完成药品抽检600批次,医疗器械抽检50批次、化妆品抽检100批次,对抽检不合格产品依法核查处置联合公安机关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推动药品监管与社会治理网格化体系深度融合,与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联合印发《药品监管与网格化服务管理协同联动工作方案》,药品监管效能持续提升,全市药品医疗器械经营单位检查覆盖率达到100%。
完善工作机制,高效处置消费者投诉举报。在全国首家完成市12345热线平台与全国12315平台对接,及时转办处理 12345市政热线、12315投诉平台和网上民生消费者投诉举报。2022年度,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接收消费者投诉举报28618件。其中,投诉17998件,占比62.89%;举报4104件,占比14.34%;咨询6516件,占比22.77%。消费者投诉举报及时处置率、办结率、满意率均在98%以上, 东营市12315平台效能评估居全省第二位
实施综合监管执法,打造放心消费环境。组织开展“放心消费在东营”深化提升十大提升行动,全市参与放心消费创建的市场主体达19万户,命名放心消费示范单位4500家,其中省级98家,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109个。加强企业信用监管,对信用良好企业无事不扰,对失信企业加大检查频次,实施联合惩戒,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联合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民生领域违法犯罪案件 “铁拳”行动,重点查处违反价格法规、不正当竞争、传销、非法网络交易、虚假违法广告、商业欺诈、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违规行为。去年以来共查处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各类侵害民生权益案件3868件,其中水电气暖等公用事业单位违规收费案件18起,罚款近80万元,退费322.5万元;养老诈骗违法案件12件,涉案金额42.5万元,罚没款51.3万元;监测广告21757条,查办违法广告案件36件,罚没款98.5万元。
扎实推进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东营市获批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广饶县、东营区分别获批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试点县,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总量、外贸出口生产企业平均拥有量分居全省第二位、第一位。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发明专利有效量为5783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6.36件,居全省第三位,同比增长35.9%,增速居全省第一位;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同比增长56.6%,发明专利实现量和质的有效提升。与公安机关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勤联动工作机制,知识产权行政保护走在全省前列。
实现质量品牌跃升,消费供给提质升级。修订《东营市“十四五”质量发展规划》,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实施,2家企业分获第八届山东省省长质量奖及提名奖,居全省前列,7个产品入围“好品山东”品牌,国瓷公司参加省委省政府在北京举办的“好品山东”宣传推介会,并在全省质量大会上作典型发言。黄河口滩羊确定为山东省优质产品创建基地。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帮扶行动获国家总局发文肯定。加强质量工作技术支撑, “一站式”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提升,技术能力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发挥消协组织作用,助力放心消费创建。东营市消协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消费者协会讲师团,积极开展消费教育、消费调研、消费引导、消费监督,强化消费维权事前事中预防。围绕中消协2022年“共促消费公平”年主题,组织系列活动,联合30多家商业银行和三大电信运营商共制作3•15维权短视频40多条。聚焦消费者投诉焦点问题,先后发布消费警示12条。深入开展“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在全省率先推出放心消费示范单位金融服务优惠政策,协助办理经营贷、创业贴息贷等“放心消费”系列贷款778笔2.88亿元,消费者协会作用有效发挥。
下一步,全市消费者权益保障工作将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中心任务,以创新实干、事争一流的信心毅力,扎实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不断提振消费信心,优化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持续强基固本,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深入推进食品生产企业“三标”行动、食品抽检质量提升行动和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健全完善食品流通安全监管体系、食品连锁超市监管制度,深入实施农批市场“五项制度”、餐饮服务信用风险分级管理制度,发挥“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作用,持续开展线上巡查,巩固“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成果。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围绕保健食品、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植物油、饮料、糖果、抽检不合格产品等重点品种以及集体用餐食品开展专项整治。试点开展“流动餐车”登记备案管理。持续抓好“山东食链”推广应用。大力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探索建立基层党建统领、部门协同优化、综治一体推进、村民全员参与的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机制。严格实施药械化监管。聚焦重点区域、环节,深入开展专项整治、风险排查,重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组织开展农村地区药械化安全检查,重点打击非法渠道购进、超范围经营、制假售假等行为,全面提升农村药品安全水平;强化药械化网络销售监管,紧盯管理不到位、无证经营、销售无证产品等问题,追根溯源、彻查流向,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加强监管力度,不断优化消费市场环境。不断深化信用监管,以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综合考核和营商环境评价为抓手,积极推动年报精细化管理,提高年报数据质量,加强年报数据分析利用。扎实开展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加大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聚焦食品、药品、保健品、医疗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医疗美容、教育培训、金融地产等虚假违法广告监管和专项整治。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打破固有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效能。加强数据汇聚、深度挖掘和智能分析,打造全链条智慧监管体系,提升非现场监管、穿透式监管能力,高效精准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不断增强数据赋能水平。
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消费维权领域专项整治。根据全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反映的消费维权领域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加大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案件查办力度,查处一批、曝光一批、惩戒一批。争取全市12315平台投诉按时初查率达到97%以上,投诉按时办结率、举报按时核查率达到98%以上。针对家电百货、汽车消费、预售卡消费、餐饮住宿、教育培训退费五个重点行业领域,开展放心示范创建扩面提质、合同格式条款守护公平、消费环节“无忧退货”+、网络交易平台“四亮”、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提升等系列专项行动,着力解决消费维权领域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加快质量强市建设,满足群众美好消费需求。发挥质量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机制优势,以“好品山东”高端品牌为核心,分级分类建立企业品牌培育库,“一企一策”提升企业品牌建设水平。打造更多“好品山东”、高端品牌培育企业、优质产品生产基地。探索打造市级质量品牌路径,补强市层级质量品牌缺位短板,完善质量品牌培育体系。做好省长质量奖推荐工作,力争实现更大突破。组织“好品山东”东营品牌故事大赛,宣传推介好优秀企业、优秀品牌,引导企业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推动企业加快质量改进,提高消费品供给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