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张宇轩
5月18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项目警长”二十条措施护航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二级警务专员樊守林,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劳振勇,经侦支队支队长刁勇,交警支队副支队长索华军,指挥中心副主任宋玉海参加会议并介绍全市公安机关建立健全“项目警长”机制,出台服务保障重大项目二十条措施,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有关工作情况。
樊守林介绍,近年来,市公安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紧扣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目标任务,充分履行公安机关职责使命,做到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公安工作就护航保障到哪里。近期,为认真贯彻省公安厅党委关于服务高质量发展护航强省建设的部署要求,按照全市“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要求,全面推动《全省公安机关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十二条措施》落地落实,东营市公安局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发展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保护,立足工作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研究出台了“项目警长”二十条措施,主要包括坚持刑责保护、健全安全体系、强化规范执法、深化政务服务、构建亲清关系等5个方面,涵盖了公安机关打击犯罪、防范风险、安全监管、优化服务、健全机制等各方面职能。
1.坚决打击涉项目黑恶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重点打击影响项目建设的恶意阻工、寻衅滋事、聚众斗殴、强收“保护费”等涉黑涉恶犯罪,依法严打欺行霸市、暴力催讨债务、强迫交易等黑恶霸痞违法犯罪。
2.精准打防经济金融犯罪。健全完善“1+7+N”警税联络工作机制,靠前防范重大涉税案件发生。严厉打击合同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严肃查处集资诈骗、票据诈骗、网络传销、高利转贷等影响投融资安全的违法犯罪,切实保障金融资本健康发展。
3.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探索建立重大项目知识产权保护名录,实行重大项目知识产权保护“警务联络员”制度,严格案件受理快速响应机制,加大知识产权刑责保护力度,进一步激发企业项目主体创新创造活力。
4.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加强重大项目建设网络安全保护,严打非法入侵重点企业信息系统、窃取项目登记信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网络违法犯罪,严打网上恶意造谣、污蔑诋毁项目建设或项目经营者等违法犯罪。
5.提升内部防范水平。指导重大项目落实内部安全防范主体责任,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强安全保卫力量业务培训,扎实做好内部安全防范工作。
6.预警预防风险隐患。组织民警进项目、进企业,围绕用地、用工、资金、环境资源等重点领域,滚动排查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不稳定、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党委、政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化解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将风险隐患化解在初始阶段、萌芽状态。
7.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警员+网格员+调解员+N”优势,主动会同有关部门、基层组织多元化解涉项目企业矛盾纠纷。深化矛盾纠纷警企联调机制,对流动人口聚集的重大项目、工业园区、劳动密集型企业推行“乡情警务”,从流动人口中挑选素质高、有威望、协调组织能力强的人员担任“调解员”,协助开展涉企矛盾纠纷调处。
8.加强项目周边秩序维护。深化“警种联动、警保联控、警民联防”,依托警务室、警务站等治安防控支点,发动企业职工、周边群众等群防群治力量,加强重大项目、重点园区及周边社会面常态化巡逻防控,及时开展治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为重大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强化交通秩序整治,做好重大项目建设交通影响评价和组织规划,按照“一项目一方案”积极参与道路建设方案设计,协助开展内部交通“微循环”管理,合理设置标志标线、信号灯、停车泊位,切实维护重大项目周边良好的交通秩序。
9.强化公共安全监管。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聚焦化工企业、物流园区等重点区域,聚焦危爆物品、易制毒化学品存储、使用、流通等重点环节,强化危险品驻点监管机制,深入开展公共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提前介入指导重大项目涉危涉爆物品公共安全监管,最大限度预防公共安全事故发生。开展重大项目交通隐患排查治理,围绕重点车辆、路段、时段等要素,开展全过程、闭环式安全检查,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10.健全案件快办机制。建立涉重大项目案件办理“绿色通道”,对涉及重大项目的案件集中力量快侦、快破、快追赃。对社会影响大、危害严重的案件,实行提级侦办、挂牌督办。
11.规范执法行为。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健全经济犯罪案件立案审查机制,严格区分经济纠纷、行政违法和刑事犯罪,防止刑事执法介入经济纠纷,以程序公正保障实体公正。
12.筑牢普法宣传屏障。对省市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防范宣传做到“三个100%”,即针对项目员工特别是高管人员冒充司法人员进行诈骗的宣传防范100%,针对企业财务人员冒充企业老板进行诈骗的宣传防范100%,针对企业务工人员进行网购、网贷诈骗的宣传防范100%,不断提高重大项目企业和员工的识骗防骗能力。强化对涉企突出违法犯罪的研判分析,加强对同类企业的针对性体检预警,常态开展“平安画像”活动,最大限度防范同类犯罪发生。
13.大力推行“综合查一次”执法监管。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深化“政企行”阳光执法监督平台应用,制定跨层级、跨部门检查清单,对同一监管对象组织联合检查、委托检查,实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着力为企业发展赋能,为营商环境助力。
14.推动政务服务提档升级。坚持线上推行“一网通办”、线下推行“一窗通办”,升级完善“营·办好”微警务平台,上线电子无犯罪证明。深化“全科警长”涉重大项目“套餐式服务包”,在公安政务服务大厅一窗办理跨警种业务;在社区警务室和驻企警务工作站,推动公安服务进驻重大项目和重点园区,开展多警种一站式服务,提供高频户籍业务“全程服务”、公民因私出入境业务“预约服务”、车驾管业务“管家服务”。
15.推动招才引智提优进位。实行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承诺制,取消申报居住登记书面材料,放宽申领条件,精简申领材料,全面推行居住证当场制发、一次办好。符合东营“优才卡”认定条件的人员享受“泰山学者”等省级人才服务内容和标准,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家属居留证件办结时限由法定15个工作日压减至5个工作日,全力为重大项目中外人员出境入境和停留居留提供便利服务。
16.推动行政审批提质增效。公章刻制备案全程网办,重大项目企业刻制公章立等可取。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运输许可、剧毒化学品购买许可实现当天办结。优化道路施工交通安全评估流程,工程建设占用、挖掘道路的,提前参与评估,3个工作日内完成交通组织方案审核。提升不可解体大件物品运输审核效率,1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第一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许可证办结时限由10个工作日压减至1个工作日。
17.推动交通物流提速赋能。开辟重大项目工程车辆快批快办“绿色通道”,有紧急运输需求的,提供“点对点”全程交通保障。放宽城市配送货车通行管理,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对车长不超过6米总质量不超过8吨的中型厢式货车全天不限行;中型以上货车(危险货物运输车、工程运输车除外)通行时间放宽至9个小时,最大限度满足城市配送货车通行需求。
18.建立分级联系机制。落实领导干部、警种部门、辖区派出所包靠责任,畅通警企服务热线联络渠道,常态化开展走访交流,对接发展所需,提供精准服务,协调解决问题。
19.严格正面负面清单。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严格落实“亲清”警企关系正负面清单,推动警企交往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对违法违纪问题及时查纠整改、追责问责。
20.完善常态监督制度。健全重大项目企业家监督员机制,开展涉重大项目企业满意度评估,不断推动公安工作改进提升。
为确保措施落实到位,市公安局成立由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赵海任组长的服务保障重大项目领导小组,市公安局党委班子带头联系重大项目,加强工作整体谋划、系统推动和督导落实。全市公安机关将按照市公安局党委统一部署,坚持“项目警长”“生态警长”“全科警长”一体推进,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细化任务措施,压实工作责任,着力形成“三大警长”护航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全警全力为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