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东营频道>内容详情

东营:印发市场监管领域配套措施,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2023-07-15 08:24:39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薛凯旋

7月13日上午,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市场监管领域新闻发布会。市市场监管局四级调研员刘明星,东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副主任崔洪亮参加会议并介绍有关情况。

刘明星介绍,为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推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根据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制定了《东营市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配套措施——市场监管领域》。

起草背景

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要着眼激发市场活力,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根据《东营市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结合市场监管领域工作实际,市场监管局研究起草了市场监管领域营商环境配套措施,并先后三次向13个部门、单位征求意见,经过反复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包含8项重点工作的《东营市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配套措施——市场监管领域》(以下简称《配套措施》),并通过市政府文件印发。7月5日,市场监管局制发了《东营市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市场监管领域落实方案》,进一步细化了各部门责任分工,强化工作落实。

主要内容

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市场监管机制,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扎实推进国家、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系列部署落地落实。

工作目标。在市场监管领域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以监管方式创新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效能,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重点任务。《配套措施》重点任务共分四部分8项重点工作,第一部分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工作;第二部分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第三部分信用监管主要体现企业年报“多报合一”改革、重点工业产品安全差异化监管、重点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3项重点工作;第四部分监管体制机制创新主要体现新兴业态包容审慎监管、“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跨部门综合监管3项重点工作。

持续开展反不正当竞争“守护”专项行动,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聚焦市场主体、消费者“急难愁盼”问题,严厉打击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充分发挥市反不正当竞争工作联席会议作用,更好研究解决维护竞争秩序重大问题,扎实推进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工作。

持续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提升监管规范化水平。持续扩大涉企信息归集覆盖面,深入推进基于“涉企信息全量归集+信用风险分类”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调整完善全市“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清单、抽查计划,修订完善抽查工作指引,推动各级各部门“照单监管”,推广“双随机、一公开”标签化管理模式,提高部门联合抽查智能化水平。

持续强化信用监管,切实优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继续深化企业年度报告“多报合一”改革,抓好年报公示组织实施,丰富年报宣传指导措施,推进年报精细化管理,完善与税务部门“多报合一”工作机制,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年报服务。积极开展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差异化监管,落实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有关规定,进一步优化配置监管资源,突出监管重点。切实优化重点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推动市场监管、税收管理、进出口、生态环保、劳动保障、医疗保障、医药招采、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建立健全行业信用评价制度,实施专业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持续加强探索创新,建立完善协同监管机制。探索加强新兴业态包容审慎监管,加强新业态广告监管研究,落实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完善电商平台知识产权投诉受理机制。深化推进“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围绕养老服务、医疗服务等8个重点领域,贯彻执行综合监管实施规范,动态管理综合监管事项清单。积极申报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在部分重点民生领域和新兴领域积极申报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完善相关领域监管机制,制定监管规则、实施规范。

工作推进情况

市场监管领域共涉及改革任务8项,截至目前已完成深化企业年度报告改革工作,其他7项任务正在按照方案规定持续推进。

(一)深化推进“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养老服务领域,民政部门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4部门印发《关于常态化开展打击整治养老服务诈骗加强养老机构非法集资防范化解工作的通知》,强化服务类和资金类养老服务机构监管;聘请市消防协会安全专家对全部养老机构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单位切实整改到位。在东营区开展医疗服务领域“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试点,东营区卫生健康局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医疗保障局等6部门制定印发《东营区推进医疗服务领域“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试点目标任务。

(二)切实优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截至目前,东营市市场监管、税收管理、进出口、劳动保障、生态环保、医疗保障、医药招采、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已出台或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级行业信用评价制度,实现差异化监管。其中税收管理方面,顺利完成全市8.23万户企业纳税人2022年纳税信用评价工作,持续推进“银税互动”提质增效,创新探索推进动态“信用+风险”税务监控,实现从“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分类精准监管转变。医疗卫生方面,在口腔医疗机构、医疗美容机构、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等领域开展分级分类监督执法试点工作,目前各县区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医疗保障方面,出台《东营市医疗保障基金监管信用管理办法》,建立涵盖定点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的信用管理体系,对1297家定点医疗机构、859家定点零售药店医保信用情况进行全覆盖评价,开展医保基金使用自查自纠,引导医药机构行业自律。市场监管方面,出台《东营市市场监管系统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实施意见》,根据风险分类结果开展差异化监管。

(三)探索加强新兴业态包容审慎监管。加强新业态广告监管研究,组织黄河三角洲广告产业园区开办方赴菏泽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考察学习,引导新业态广告高质量发展。截止目前,黄河口(易谷)直播电商基地已吸引18家企业入驻,年网络零售额5.5亿元。压实电商平台责任,持续推进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亮照、亮证、亮规、亮标全覆盖。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在山东”十大行动落实,加强电商责任清单和网购提示的宣贯。

(四)积极开展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差异化监管。将省市场监管局重点工业产品生产者销售者质量安全信用风险分类方案,与东营市成品油生产企业分类监管方案进行有效衔接,督促指导各县区进一步优化配置监管资源、突出监管重点、提升监管有效性。开展生产流通领域成品油监督抽查,扎实落实《关于开展2023年度成品油、船用燃料油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目前已抽查生产流通领域成品油220批次,未发现不合格情况。

(五)切实加大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积极开展新《反不正当竞争法》进商场、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等“六进”活动。在互联网反不正当竞争、民生领域营销行为和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执法检查5次。深入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向企业发放《经营者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指引》,指导企业完善自身商业秘密保护机制,积极申报第二批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

(六)不断提高监管规范化智能化水平。调整完善了东营市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清单、抽查工作计划,建立了涵盖32.76万个监管对象的抽查对象名录库和3933名执法人员的执法人员名录库,不断提高监管检查的专业性。深化信用风险分类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融合应用,对高风险企业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对低风险企业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提高监管精准性。按照“能联则联、应联尽联”原则,积极推进跨层级、跨领域、跨部门的联合检查,实现更大范围的“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七)深化企业年度报告“多报合一”改革。发挥信息归集的基础性作用,召开工作部署会议,印发工作通报,开展现场督导,强化“线上+线下”宣传,深化年报精细化管理;推进与税务部门“多报合一”,促进企业年报提质增效。今年东营市企业年报率达到97.07%,居全省前列。

(八)深入开展跨部门综合监管。积极申报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3月份,组织各市直部门、各县区在部分重点民生领域和新兴领域积极申报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东营市共提报食品、药品、特种设备、新型住宿服务、殡葬服务等领域试点申请17项,目前省市场监管局正在征求各省直部门意见,确定第一批试点地市。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赵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