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东营频道>内容详情

东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着力推动生态保护和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3-08-18 09:20:2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张宇轩

8月17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东营市2023年上半年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云龙,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玉国,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月英,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尚凡一参加发布会并介绍东营市2023年上半年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52,列全省第6位。主要指标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列全省第5位。全市累计水质指数5.37,较去年同期改善9.31%,改善幅度全省第2位、全国第27位。近岸海域优良面积达68.9%,较去年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全市土壤、地下水环境总体良好。全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现场会、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培训会在东营市举办。东营市六五环境日现场活动与国家主场进行了连线,并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噪声污染防治试点城市。利津县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强县。

强化精准施策,扎实做好大气治理攻坚

突出抓好重点时段防治。先后印发《东营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20条措施》《东营市2023年夏秋季臭氧污染防治攻坚实施方案》,聚焦重点领域,突出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常规自查和帮扶检查,解决重点问题64项,建成原辅材料替代示范项目6个。

突出抓好重点行业提升。有序推进4家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目前4家已全部完成改造,2家已完成验收。全面排查全市“涉火炬系统”使用石化企业,建立使用和管理两个清单,探索火炬监管新模式。加快推进砖瓦窑行业提质增效,聘请专家对全市12家砖瓦窑企业逐一排查,制定“一企一策”整改提升方案并推进实施。

突出抓好“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健全完善生态环境、气象部门会商研判机制,环境空气预测预报能力显著提升。开展重点行业企业专项调研,组织开展6次专家现场帮扶工作,累计帮扶企业47家,反馈各类问题147个。

突出抓好移动源污染管控。配合开展柴油货车路检路查,与公安、交通部门共享数据12076辆次。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2153台,完成9552台非道路移动机械设备定位安装。扎实做好油品溯源和在营加油站监督检查,累计检查加油站193次。

深化系统治理,着力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

常态化做好问题排查整治。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仪器200余套,44个重点断面每周开展手工监测,29条重点河流进行常态化拉网排查。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出动巡查人员2500余人次,巡查里程5500余公里。

加快推进治本工程建设。持续推进“两清零、一提标”工作,今年已完成9.64公里市政道路、325个建筑小区的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城市黑臭水体已实现动态清零。46个年度涉水项目有序推进。

突出抓好入海总氮控制。研究分析刁口河、黄河、广利河等8条国控河流总氮时空变化趋势和污染来源,编制“一河一策”总氮污染治理与管控方案。上半年,全市总氮平均浓度3.54毫克/升,同比改善18.24%。黄河入海断面丁字路口总氮平均浓度3.14毫克/升,较山东入境断面改善25.59%。

加强科学监管,坚决打赢净土清废保卫战

突出抓好工业企业土壤污染管控。开展2023年度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回头看,核查企业14家,督促各项整改任务落实,目前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稳定保持100%。

系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召开全市“无废城市”建设动员部署会议,压实工作责任。制定出台了《东营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2023年-2025年)》,推动《东营市危险废物管理条例》立法工作。

树立服务意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积极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全市92个省级重点项目,上半年完成环评审批65个。640个市、县级重点项目,完成环评审批406个。高度重视园区扩区调区规划环评工作,加快推进13个产业园区扩区调区规划环评工作,6个园区已完成规划环评审查。

探索环境要素市级储备。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试点改革,全市290家排污单位被动减排量和一定比例的许可量纳入市级储备,提高环境资源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效率。

有序推进碳减排工作。印发《东营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建立全市0“两高”项目碳排放替代源清单并实施动态管控。推动碳捕集利用工程建设,年碳捕集规模达53万吨,东营市碳捕集利用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积极开展差异化执法。严格落实正面清单制度,94家企业列入执法正面清单,通过无人机巡查、在线监控、大数据分析等非现场方式开展帮扶执法400余家次,真正对企业做到无事不扰。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赵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