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对粮食安全、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黄三角农高区有着面积达1.5万亩的盐碱地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开展着多项盐碱地生态保护与利用技术研究和新品种、新装备、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集成示范。
“我们示范基地的这80个盐池能够人工调节不同的盐分梯度,模拟不同程度的盐环境,从而进行耐盐作物的筛选。科研人员利用不同盐分梯度盐池研究了不同盐分阈值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它旁边的是150个FAO(国际粮农组织的缩写)建议的标准面积试验小区(5m×10m),主要进行水肥盐耦合和单因子变量的试验,为盐碱地综合利用,特别是种业领域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服务中心规划发展科副科长李林波说道。
据悉,黄三角农高区总面积350平方公里,80%以上为盐碱地,盐碱度从1‰到10‰以上梯次分布,是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天然试验场。其中建设的盐碱地综合利用试验示范基地的盐碱地育种标准化鉴定平台。主要设有人工模拟盐碱地试验小区6组,配套田间道路及水温盐三参数传感、原位植物根系分析仪、水肥一体化设备等相应仪器设备,作为“实验室分子设计——人工模拟环境加速——田间耐盐梯度鉴定”三级育种体系的最后环节,对盐碱地种业创新及育繁推一体化的盐碱地种业产业链条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黄三角农高区试验示范各类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943个,培育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55个,其中已审定新品种11个。综合运用生物、农艺、工程等措施,探索构建了“节水、控盐、优肥、降药、保育、增效”的盐碱地改良治理技术体系。
下一步,黄三角农高区将与全国不同类型盐碱地区和科研单位开展更为深入、更加紧密的协同创新,加力提速推进盐碱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创出特色、创出模式、创出品牌。
来源: 东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