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东营频道>内容详情

东营:全面深化民政普法宣传 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2024-11-23 09:56:4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张宇轩

11月22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法治政府建设”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七场——市民政局专场。

 

会上,市民政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张国锋介绍东营市民政局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的有关情况。

提高站位、压实责任,持续完善工作保障体系

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行法治建设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一岗双责”责任,推动法治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调度工作开展情况,做到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专题述法会议。

强化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结合民政工作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措施。举办法治专题培训班,邀请省民政厅领导授课,举办全市基层民政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实施青年干部“成长计划”、民政系统“冬训计划”,开展“民政大讲堂”下基层宣讲活动,增强民政干部法治思维和理论素养。

明确责任分工。制定《2024年全市民政法治建设工作要点》,编制2024年度普法工作计划和普法责任清单,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实化法治建设措施。

明确任务、细化举措,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坚决执行民主集中制,严肃议事程序,做到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听取意见,形成决议后坚决执行到位。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程序,推动出台《东营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制定《东营市“救急难”专项基金管理办法》《东营市“乡村著名行动”道路命名十步工作指引(试行)》等规范性文件5件。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法律顾问审查合同文书36件,提供法律咨询17次。

严格规范执法监管。加强行政执法力量建设,今年市民政局参加行政执法证考试人员18人,通过率达100%。行政执法证、行政执法督察证、听证主持人证持证人数达到34人。开展民政领域行政执法行动,查处非法社会组织4家,公布非法社会组织名单3批,“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社会组织41家,整治问题28个。社会组织年报率达97%。开展殡葬服务机构执法监管,监管对象覆盖率、抽查事项覆盖率均达100%。

优化民政营商环境。召开民政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大会,谋划实施政务便民、助企暖企、招商引资、执法监管、数智赋能“五项行动”,细化26项具体措施。举办中日(东营)养老服务合作交流会。市政府召开全市医养康养融合暨养老金融发展推进会议,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机构、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建设东营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提供“点菜式”智慧养老服务。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专项清理整治,减轻企业负担74万元,惠及企业290家。

依法履职、服务大局,全力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力构建分层分类兜底保障综合救助体系。在全省率先提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全市保障低保、特困、困难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孤困儿童等17类困难群众49364人。急难专项救助实现提档升级,同一家庭救助额度年度内提高到28万元,截至今年10月底,实施急难救助1081人次,发放救助金320.57万元,人均救助水平较去年同期增长53%。建设县乡村三级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获评全省社会救助领域优秀创新案例。设立“护航未来”儿童关爱基金,在全省市级层面率先将边缘困境儿童纳入保障范围。建设“数字儿童福利院”,拓展院外养育照护服务。

聚力建设生态养老“新高地”。加快建设“三年计划指引、三级网络保障、三方融合联动、三支队伍支撑”的养老服务“生态圈”。举办2024年“敬老月”启动仪式暨金秋银龄消费节,发布市县100项系列活动,推出67个慈善助老项目,推介养老服务、养老用品。“敬老月”期间走访老人863人、养老服务机构49家,支出资金(含慰问品折价)约90余万元。东营市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达到9处。实施幸福养老“十大”重点项目,市养老中心投入运营,建设德康宁、萱花开等高端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全市养老机构达63家,床位7683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达77.8%。发展精准助餐服务,新建老年食堂47处,全市在营老年食堂187处。创新设立养老护理员节、护理员岗位津贴。

规范引导社会参与。成立东营市慈善组织联合会,全市慈善组织达到68家,慈善专项基金发展到23个,社区慈善基金达到132个,实施慈善项目110个、微项目104个,建设慈善空间95处、慈善基地10处。发布全省首个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地方标准、社区慈善基金设立运行团体标准。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东西部协作,实施饮水保障、高山大闸蟹养殖等项目。销售福利彩票1.99亿元,筹集公益金6119万元。依托福利彩票销售场所,打造民政服务前哨站300余处。

优化提升基本社会服务。推进殡葬服务数字化改革,打造云端“一张图”、监管“一张网”、手机“一张表”、白事“一条龙”模式,公益性安葬(放)设施达到616处,举办骨灰免费撒海活动,节地生态绿色安葬率达到70%。举办“新中式”特色集体婚礼、特色颁证活动,开展“520”“七夕”“国庆”等延时婚姻登记服务和补证下基层活动。建设婚姻登记巡回点6处,打造万达万恋街、广饶县西关小镇“甜蜜经济”示范街,构建婚姻登记、婚俗文化宣传、绿色婚庆服务等一体化发展模式。

拓宽渠道、丰富载体,全面深化民政普法宣传

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聚焦《宪法》《民法典》《慈善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加强归集解读,制作明白纸、一封信,依托“宪法日”“慈善日”等,开展民政普法宣传活动。优化“东营民政”微信公众号,制作政策小贴士32篇、一图读懂7条、民政政策汇5期、民政政策动漫5部。

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利用微信小程序、“爱山东”服务端等,创新研发救助码、政策码、幸福码,群众扫码即可了解救助政策、查询审批进度、查看救助待遇。推出“您身边的银龄顾问”电视栏目,宣传东营市养老服务相关政策、先进经验和典型事迹。

拓宽普法宣传渠道。坚持开门办民政,聘请“两代表一委员”、村民代表等127人担任“民政工作观察员”,深入群众宣讲政策、推介工作。以“政府开放月”活动为契机,参与新闻发布会解读养老服务政策,邀请部分民政观察员、社区老年人代表、媒体记者等参观市养老中心。“敬老月”系列活动期间设立普法宣传展区,解答群众政策咨询。参加全市网络名人恳谈会,推介民政惠民政策、暖心举措,传播民政声音,讲好民政故事。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赵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