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是落实房企合理融资需求、破解融资困境、维护购房人权益及完善项目管理的重要举措。自2024年该项工作部署以来,东营工行积极贯彻政策精神,坚决落实金融监管要求,主动靠前对接辖内房地产企业,坚决在有效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上走在前、作表率,加快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截至2024年末,东营工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达5亿元,前四批“白名单”项目中,东营工行主办5个,占比36%,审批贷款金额8.3亿元,累计投放贷款3.4亿元,“白名单”项目数、审批金额均居全市同业首位,为东营区域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注入了澎湃的金融动能。
坚持高标引领 完善机制建设
房地产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东营工行深刻认识房地产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把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作为全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把手工程来抓,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由分行行长担任组长,负责前中后台的行领导担任副组长,统筹推动全行房地产融资各项工作开展。同时,在上下联动、压茬推进的政策执行力的传导下,辖内分支机构层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主动与各级协调机制对接,及时着手项目报批工作,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做到“应进尽进、应纳尽纳”,全力推动融资协调机制落地显效。
开展精准对接 加快项目研判
东营工行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小组实地考察楼盘销售及建设进展
在收到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推送的各批次“白名单”后,东营工行第一时间开展精准对接,由分行及各支行专项工作小组共同上门调研,走访项目现场,开展座谈讨论,实地了解房地产项目建设、销售情况及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对项目进行详细了解、客观研判,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一企一策”制定融资方案。同时,对于名单外的项目,加强与房地产企业沟通,将符合协调机制的优质房地产项目共同推荐纳入“白名单”。
提高审批质效 推动业务落地
山东海通地产有限责任公司“海通·悦澜湾”项目建设现场
协调机制要切实发挥作用,房地产项目能够进入“白名单”仅是第一步,推动融资落地见效是关键。东营工行与上级行审批部门充分沟通协调,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开辟绿色通道,发挥前中后台协同优势,加快项目对接和审批进度,在资料收集、业务审批、贷款发放等环节高效推进,通过采用免于预审、“评审合一”、尽调与评审联合作业等模式,缩短业务办理时限,提高审批效率,“白名单”项目办理时限较该行业务平均时限缩短50%以上。其中为“海通·悦澜湾熙园”项目发放全市首笔协调机制下的房地产开发贷款,第四批白名单项目“城建·学府”2024年9月上旬推送,当月即完成审批,业务审批效率全面提速。
开展全面宣传 扩大服务范围
东营工行金融服务队到房地产项目现场进行走访和宣传
在提供融资支持的基础上,东营工行充分发挥集团优势,组建金融服务团队,全面开展房地产企业走访活动和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宣传活动,做好房地产政策宣讲和金融服务推介。借助该行线上讯息平台和行外主流媒体,积极宣传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树立正面典型,宣传白名单优势,带动更多房地产项目在合理融资的支持下稳步推进,助力市场恢复信心,促进房地产市场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地方经济稳健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对“白名单”项目的精准支持,充分展现了东营工行响应房地产协调机制的速度和担当,有效缓解了房地产企业资金压力,保障了项目顺利推进,进一步提振地区房地产市场信心。下一步,东营工行将持续关注当地协调机制项目清单推送情况,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面增效,为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来源:大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