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东营频道>内容详情

利津县“四轮驱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

2025-02-17 08:26:4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为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利津县重点突出“固基、明责、均权、增能”四轮驱动,着力构建执行有力、顺畅高效的镇街管理体制,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优化重塑运行机制,固机构职能之“基”。统筹设置镇街机构。聚焦基层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等主要职能,将镇街由“七办五中心”综合设置为“五办四中心”,缩短管理链条,提升工作效率。因地制宜设置机构。聚焦特色产业发展,在7个乡镇(街道)设置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在刁口乡设置海洋和渔业综合服务中心,满足产业发展所需。规范议事协调机构。明确镇街一律不设议事协调机构,现有32个全部撤销,助力镇街轻装上阵。

调整理顺县乡职责,明基层属地之“责”。落实落细事项清单。对177项职责任务进行细化,编制“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67项,逐项配套编制“施工图”和“说明书”,厘清县乡职责边界。高效化解职责争议。梳理“12345”热线派单中热点诉求事项,编印《案例汇编》,为县直部门和镇街提供履职参考,提升县乡职责争议化解效率。减轻镇街负担。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取消镇街招商引资职责,让乡镇(街道)腾出更过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

审批服务县镇同权,均便民服务之“权”。建强服务场所。构建“1+1+2”审批服务体系,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为中心,以陈庄镇1个行政审批服务所及盐窝镇等2个审批服务驿站为支点,实现县域审批服务全覆盖,推动群众办事就近可办。扩大审批权限,因地制宜下放审批服务事项,推动实现县镇同权。充实人员力量。为行政审批服务所和审批服务驿站配套下沉“审批专员”和“综合柜员”,对下沉事项全权受理办结,企业群众办事时间大大缩短、办事效率明显提升。

强化编制人员保障,增基层治理之“能”。加大编制资源倾斜力度。通过“减上补下”等方式,为全县8个镇街下沉各类编制资源50名,用于补足增强基层工作力量。充实基层执法力量。通过赋权部门下沉、镇街内部挖潜等方式,配齐配强镇街执法队伍。截至目前,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下沉执法人员110余名。推进镇街人员统筹使用。按照“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筹使用”原则,探索人员岗位化管理,破解基层编制配备和实际运行难题,实现灵活用人,切实激发基层干事创业活力。

来源:利津发布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赵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