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东营频道>内容详情

河口区:盐碱地上绘就特色农业新画卷

2025-02-18 09:13:44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年来,河口区深度挖掘当地盐碱地资源潜力,积极探索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盐碱地农业发展之路。

近日,记者走进东营河口杰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看到温室大棚排列整齐,棚内工人们正熟练而有序地忙碌着,为耐盐碱草莓番茄植株进行整枝打杈,确保其更好地吸收养分,茁壮生长。据了解,这里作为山东省主要的耐盐碱富硒口感西红柿种植基地,在平均含盐量7‰至18‰的盐碱地上,筛选出适应性强的耐盐碱草莓番茄品种,并构建“良种+良法”的“水果型”番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大幅提高了盐碱地蔬菜产量。同时,羊肚菌、鲍鱼菇等特色食用菌的试验种植进展顺利,效益明显。

“以菌蔬轮作为主,在这一茬西红柿之后,我们根据温度、季节来选育不同的食用菌和这茬草莓西红柿进行轮作,整体的收益是不错的。”东营河口杰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隋锋介绍道。

目前,全区现代设施种植业瓜菜、食用菌、林果大棚1200余栋,种植面积2500余亩。同时在盐碱地设施内食用菌与瓜菜轮作,是改种适地与适种养地的综合实践,集成了盐碱地高质高效周年化栽培技术,实现了盐碱地改良、品质和效益提升的多重效应,推动当地现代设施瓜菜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

“我们突出盐碱地设施特色菌菇蔬果这个重点,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协同农科院所、涉农高校,实施粮油作物和菌菇蔬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引进与试验示范项目,拓宽粮油作物、菌菇蔬果‘单产提升、品质提优’新途径,培育典型、典型带动,促进全区主要粮油作物和设施菌菇蔬果等盐碱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东营市河口区乡村振兴局副局长、二级主任科员梁利生说。

来源:东营政府网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赵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