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东营频道>内容详情

集群“向新”“逐绿” 数智澎湃动能!东营市全力擘画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2025-04-18 09:30:0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黄河奔腾万里汇入大海,奔涌不息的黄河水见证着东营蓬勃发展的坚定决心。在东营市工业经济发展的蓝图中,“头号工程”的推进号角愈发响亮。今年以来,全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紧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力扛牢推进新型工业化关键任务,聚焦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持续强化改革创新,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链式发展:千亿集群崛起,挺起产业“硬脊梁”

在山东蓝湾新材料有限公司10万吨/年高吸水性树脂项目建设现场,机械操作声、装修声、设备安装声,不绝于耳,距离5月份试机投产再进一步;富海年产150万吨聚酯包装材料项目建设现场,施工正酣,工艺设备安装正在有序推进,全力冲刺下半年陆续投产运行的目标;华泰化工绿色海洋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建设现场,数台工程机械穿梭作业,各类施工设备高效运转……

工业经济是东营的“头号工程”,在2025年依然是发展的重中之重。东营市完善落实“市领导牵头+联系服务工作组靠上+县区属地负责+市县指挥部调度”工作机制,“点对点”包靠服务18家炼化企业,科学指导炼化企业错峰检修,全力夯实骨干支撑作用。市工业运行指挥部发挥作用,密切监测工业用电量等先行指标,突出抓好80家重点企业监测调度,服务保障企业稳产满产。分类推进“拟开工、在建、拟投产”三类项目,强化跟踪服务,力争新增产值300亿元以上。

东营市深化实化“链长制”,发力主攻链条经济。在石化产业领域,全力推动东营港PX上下游配套项目获批建设,鸿丰、玖德等重大项目早日开工,做好中化山东化工原料基地项目前期工作,打造万亿级高端化工产业集群。“一链一策”推进实施总投资3137.8亿元的126个重点项目,加快打造千亿级橡胶轮胎、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和百亿级医药、石油装备产业集群。

未来产业布局同样提速,东营市聚焦CCUS、氢能、高性能复合材料等优势领域,积极招引标志性项目、培育典型应用场景,推动未来产业加速成势。

数字转型:智改数转“乘数效应”凸显

指尖轻击,在“识油大模型”界面输入指令,油井的生产数据、生产曲线及生产措施分析立刻呈现在眼前……在东营市的一家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生产工程师只用几分钟就完成了重点井的生产跟踪与措施分析。

看得见的应用背后,是看不见的数字引擎在“飞奔”,数字经济正日益成为东营工业升级的“核心引擎”。东营市加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挥“云帆”平台作用,推动200家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0个以上,争创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

为大力发展数字产业,东营市抓好悦来湖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实施浙文互联数字智谷(东营)等总投资131亿元的26个重点项目,力争核心产业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东营市算力中心二期项目建设,培育胜软“识油大模型”、华泰“造纸大模型”2个省级行业大模型。

绿色变革:低碳转型“向新而生”

东营市正以技改为抓手,推动工业绿色“蝶变”。

持续开展“千项技改、千企转型”,滚动推进投资500万元以上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300个,新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等绿色制造标杆20个以上。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加快储能电池PACK产线、风电装备测试认证创新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40GWh绿色电芯等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千亿级锂电智造集聚区和全国一流的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基地。积极探索零碳发展路径,推动宁德时代零碳产业园尽快开工,打造国内首批示范性零碳工业园。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东营市健全完善领航型企业、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持续举办“企业家大讲堂”、高端对标学习等培训活动,扎实推进青年企业家培养“火炬”计划,力争打造“链主”企业40家以上,专精特新、瞪羚、单项冠军企业突破800家。认真落实季度企业家恳谈会制度,深入开展“进企业、送政策、解难题”活动,扎实做好拖欠企业账款清偿化解工作,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环境。

奋进新征程,东营市正以工业经济“硬实力”标注城市发展的新高度,这座黄河入海口城市发展势头强劲,活力无限迸发。

 来源:东营网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赵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