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东营频道>内容详情

东营:从“身边事”到“生态圈” 让老年人幸福成色更足、底色更稳

2025-07-22 09:11:40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东营市正将“民生愿景”转化为“幸福实景”。

近年来,东营市始终把增进老年人福祉摆在突出位置,发挥生态宜居、油地融合特色优势,坚持以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社会有情、家庭有爱“四有”格局为统领,全力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打造银龄“幸福家园”,大力发展老龄和养老事业,稳稳托起老年人幸福晚年。 

银龄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改善。

顶层设计 高位推进

绘制颐养东营“路线图”

近日,“孝善齐鲁·安居无忧”2025山东省居家适老化改造集中宣传月启动仪式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街道锦华社区举行。活动现场设置了适老化改造样板间和企业展区,来自济南、青岛和东营本地的多家企业参展,业务范围覆盖适老化产品、设计等多个领域。

唐派集团银发经济中心韩良生展示了备受老年人欢迎的适老化产品:“我们专门设计的沐浴椅凳售价330元,特别注重防滑性能,不仅在每根椅脚底部加装止滑垫,椅面和靠背也都采用防滑材质,即使在积水和有肥皂泡沫的湿滑环境中,也能确保使用安全稳定。此外,部分型号还配备了可调节高度的扶手,为老年人提供更多便利。”

一直以来,东营市对养老工作高度重视,成立工作专班,多次召开老年精准助餐、医养结合、养老金融等专题会议,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在政策支持上,东营市出台了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配套制定30项措施、98项任务清单及15项专项政策,内容涉及助餐、人才培养、家庭养老床位等多个领域。在创新实践方面,东营市成功入选全省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市,失能老年人照护体系纳入“揭榜挂帅”项目,河口区获评全省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地区,被选入全国及省级创新案例6项。

统筹联动 协同聚力

形成老龄工作“大格局”

在广饶县广饶街道月河社区,退休后的邱奶奶加入“银龄伙伴”计划,凭借自身特长,从单纯“享老”转变为积极“助老”,成为社区服务的温暖力量。 

银龄志愿者在社区“暑期假日学校”给孩子讲述家风故事。

月河社区充分整合银龄资源,以“组团服务”为核心,依据志愿者的职业背景、兴趣特长以及居民实际需求,精心组建了桑榆戏曲组织、“悦爱”志愿服务队、夕阳红广场舞队伍等12支社区社会组织。同时,成立了由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等110余人组成的“五老”志愿服务队伍,认领“假日爱心学校”“小喇叭训练营”“护苗助长”等20余个便民服务项目,惠及居民达5000余人次。

邱奶奶所在社区的实践,正是东营市多举措推进老龄工作的生动缩影。整体规划上,东营市靠前指挥“抓总”,在市县成立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扩大到18个,并在“敬老月”期间开展100项活动,建立“老龄”宣传矩阵。

聚焦阵地建设,东营市出台《关于加强“幸福家园”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确定23处省级观察点,9家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实现阵地建设“提速”。在优待服务领域,将高龄津贴保障范围扩大到70周岁,持续实施“银龄安康工程”,为老年人提供高达56.94亿元的风险保障。同时,积极推动银龄行动“破题”,成立578支老年人银龄行动志愿者服务队伍,激发老年群体的社会活力;大力促进银发经济“起势”,推动每个县区建设1处银发经济产业园,并通过举办消费节的方式,积极推介优质养老服务。

分级分类 普惠可及

打造生态养老“目的地”

走进利津县汀罗镇敬老院,83岁的王金娥老人正在连廊编制草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刚来时总惦记着家,现在觉得院里环境好,住得特别舒心。”王金娥说。这座由汀罗镇投资1600万元新建的养老服务中心,设有102张床位,适老化设施齐全,康复室智能护理床能监测老人健康,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好的生活保障。

东营市着力构建“三级网络”,每个县区建成1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248个城镇社区建有养老服务设施290处,建成农村幸福院185个,形成上下贯通、衔接互动、分工科学的养老服务网络。

在服务形态上,推动机构、社区、居家“三种形态”融合。机构养老方面,建成普惠机构52家,占比82%,培育高端品牌;社区养老方面,打造18家“嵌入式”机构及宁康、优护等连锁品牌;居家养老方面,建成1100余张家庭床位,推动“五床联动”良性循环。此外,东营市还发布15个部门34项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新增家庭养老支持服务、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等7项服务。

目前,东营市已拥有68家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市银龄服务与高质量发展协会正处于筹备成立阶段,并积极完善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等制度,服务老年人2.57万名,开展慈善助老项目67个,惠及老年人20.58万人次。

深化改革 塑强要素

构筑幸福享老“生态圈”

5月26日,东营市举办2025年度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分为理论和实操两个环节,全面考核参赛选手养老护理专业知识和生活照护、日间照料、基础照护实际操作能力,来自各县区(开发区)8支队伍的50名养老护理员参赛,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破解人才难题,东营市将重阳节前一天设为“东营养老护理员节”,创设养老护理员关爱基金。设置养老护理员岗位津贴,每人每月分别给予100元、120元、150元补贴。联合人社部门开展护理员等级评定,设立养老护理员公益岗306名。将养老护理竞赛纳入黄河口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分级培训养老机构负责人、养老护理员3000余人次。

“我们聚焦设施、资金、养老金融、智慧赋能等领域的瓶颈问题持续发力。”市民政事务服务中心主任赵国际介绍,利用腾退、闲置用房和胜利油田移交设施改建养老服务设施41处,推动142处党群服务中心新增为老场所;出台养老服务专项资金补助政策,细化19类补助项目,实现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定点养老机构达11家;养老金融纳入考核,推出8种普惠养老信贷产品、92种金融产品,提供贷款2615.5万元;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引进华为“全屋智能”系统,打造智慧养老服务综合体。

养老既是人生大事、家中要事,也是社会大事、国之大者。东营市将全力打造县乡村体系健全、高中低档次皆有、大中小规模俱全、医康养模式可选、公私混经营多元的黄河口生态养老目的地。

来源:爱东营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赵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