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通讯员 曹勇
随着“海洋强市”战略的深入实施,向海图强已成为东营市经略海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方向。港口作为连接陆海、辐射全球的关键枢纽,其地位愈发凸显,不仅是海洋经济的“强大引擎”,更是经略海洋、向海图强不可或缺的战略支撑。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交汇点,东营港承担着特殊使命:它不仅是东营市发展临港产业的核心依托,是海洋资源开发的服务基地,更是山东省原油运输的“咽喉要道”。
2025年,东营港迎来“亿吨大港”决胜之年,11个总投资137亿元的项目正重塑港口能级。中国工商银行东营分行(以下简称“东营工行”)充分发挥国有大行“头雁”引领作用,精准聚焦东营港发展的痛点与需求,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优化信贷资源配置,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为东营港加速迈向“亿吨大港”、为东营市高质量推进海洋强市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锚定港口枢纽建设 夯实海洋经济根基
港口作为联通陆海运输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枢纽,是撬动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与战略支点。东营工行深刻把握东营港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环渤海地区重要能源港的战略定位,将支持港口基础设施能级跃升视为服务地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抓手和关键突破口,精准聚焦港口重大项目建设需求。
东营港25万吨级原油进口泊位及配套工程项目作为山东省“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承载着重要的战略使命,建成后可实现原油直接输送至东营港库区,与规划中的每年15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实现无缝对接,构建起“原油接卸-仓储-炼化”全产业链的高效联动格局,极大提升区域内原油加工产业的规模效益与市场竞争力,助力东营港跃升为黄河流域原油储运枢纽。在该项目建设过程中,东营工行主动担当,高效牵头组建总金额达19.6亿元人民币的大型银团贷款,这不仅成功实现东营市港口行业首笔银团贷款的突破,有效填补了区域港口重大项目复杂融资模式的空白,更以其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和专业组织能力,吸引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及地方城商行在内的11家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创下近年来山东省内参与银行数量最多的港口银团项目之一的纪录。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从项目融资需求精准对接到最终银团贷款审批落地,该行仅用40天时间,展现出“工行速度”与执行力,为该提升国家能源战略储备能力的标志性工程顺利建设投产提供了及时、足额的金融保障。
图1:东营港25万吨级原油进口泊位及配套工程项目海上施工现场
聚焦基础设施配套 助力海铁联运建设
沿着东营港繁忙的码头向陆域延伸,疏港铁路一突堤专用线施工现场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这条专用线绝非普通的铁路支线,而是东营港冲刺“亿吨大港”宏伟目标的关键配套基础设施,更是构建现代化海铁联运物流体系的核心一环。项目建成后,通过一突堤铁路专用线、东营港疏港铁路并入区域铁路网,能够实现东营港区煤炭、石油焦、非金属矿石等大宗货物的海铁联运,有效解决东营港区散杂货泊位小、物流成本高、吞吐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将进一步完善港区功能,对打造黄河流域重要出海口、省会经济圈主力港具有重要意义。
在东营港疏港铁路一突堤专用线项目的融资和建设过程中,东营工行展现出高度的专业性与主动性,积极参与项目前期规划与融资结构设计,与东营市交通局、东营港管委会以及项目建设主体进行了多轮、充分的对接与磋商,围绕融资主体确立、多元化担保方式设计、高效银团组建方案以及可持续还款来源安排等核心环节,进行了反复、严谨的论证与优化。凭借其丰富的项目融资经验和市场信誉,最终由东营工行牵头4家金融机构组建了项目银团,并批复了总额9.35亿元的贷款。目前,项目进展顺利,首笔贷款将于近日实现投放。这笔关键资金的到位,将进一步加速东营港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的施工进度,有效打通港口集疏运体系长期存在的“最后一公里”瓶颈,显著提升东营港对周边及深远腹地(如沿黄流域)的货物吸附与辐射能力,并大幅提升港口的多式联运(海铁、公铁、水水等)组织水平和服务能级。东营工行通过提供坚实可靠的金融支撑,正有力助推东营港朝着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辐射广阔内陆腹地的陆海联动枢纽港目标大步迈进。
图2:东营港一突堤集装箱码头建设现场
深耕临港产业集群 助力打造世界级石化基地
在中国化工产业加速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宏大版图中,位于渤海湾畔的东营港化工园区,凭借前瞻布局与创新驱动,如“一匹黑马”强势崛起,迅速跻身全国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前列,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园区斩获全国首批“低碳化工园区”授牌,且是山东省唯一一个同时拥有“烯烃芳烃”“功能性新材料”“现代海洋化工”三大省级“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的化工园区,形成了多产业链协同、高附加值集聚的独特竞争优势。
支撑园区高质量跃升的背后,是强有力的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近年来,东营工行深刻把握东营港区打造“现代化亿吨大港”和“世界级石化基地”的战略核心需求,主动将金融服务嵌入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在服务临港产业加速集聚、推动化工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方面,切实履行国有大行“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的责任担当。先后为联合石化加氢裂化、渤中海上风电、亿维针状焦、赫邦环氧树脂、富海聚酯材料等一批具有战略意义和技术突破性的重点项目提供了总额28亿元的项目贷款,精准支持了东营港芳烃-PX-PTA-聚酯、丙烷-丙烯-丙烯酸-树脂产业链集群化、高端化、精细化发展,显著提升了园区在全球化工价值链中的地位。东营工行通过持续深耕东营港千亿级化工产业集群,提供全生命周期、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正以实际行动助力东营港加速实现“世界级石化基地”的宏伟蓝图,为保障国家能源化工安全、推动产业高端绿色发展贡献坚实的金融力量。
图3:东营港临港化工产业园
港口兴则产业兴。当前,东营港建成现代化港口的步伐正加快迈进,“以港兴产、以产促港”的良性循环正加快形成。立足这一方承载国家战略的沃土,未来东营工行将深度对接东营港区打造“现代化亿吨大港”“世界级石化基地”的核心需求,充分发挥金融纽带作用,创新多元化服务模式,加大全链条信贷投放,以领军银行姿态,为东营打造黄河流域陆海联动枢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金融动能,持续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具分量的“工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