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东营频道>内容详情

东营:形成闭环生态,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2025-08-27 10:17:5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张宇轩

8月26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场。 

据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市外国专家局局长、新闻发言人王富杰介绍,近年来,东营市围绕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创新要素整合集聚,努力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加速高水平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

强化创新平台支撑。发挥平台引领作用,围绕主导产业和关键领域,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布局建设技术创新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等成果转化平台,强化科技成果供给和转化服务。目前已建成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6家、市级49家,2024年累计突破产业共性核心技术18项;建成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5家、市级中试基地9家,2023年以来各基地累计提供中试服务141次,实现服务收益3288万元;聚焦科技成果转化链关键环节,强化概念验证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的联通协同,构建“概念验证-技术创新-中试熟化”一体化转化平台,强化东营市科技成果转化基础条件建设。

吸引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拓展对外合作渠道,实施“三域两系”科技合作拓源行动,保持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密切联系,累计汇聚梳理高校院所技术成果407项、企业需求344项;建设东营科技大市场,汇集成果展示、供需对接、技术交易、项目孵化等8项科技职能,推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科引技“三线协同”,打造全市统一、要素集聚、资源共享、运行高效的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综合服务平台。

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培育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科技成果的筛选、评价、转移转化,目前全市培育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5家、市级5家;依托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建设省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实现技术经理人本地化培养,目前累计组织初级培训5期、中级3期,402人/次完成培训通过考核;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全生命服务体系,梳理“征集需求-匹配专家-对接洽谈-转化落地-跟踪服务”标准化工作流程,鼓励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全生命周期服务链。

发挥优秀科技成果导向作用。深化科技成果评价制度改革,制定《东营市科技成果分类评价工作指引(试行)》,完善科技成果“五元”价值评价和“三维”评价机制,近三年累计形成科技成果1452项,登记科技成果评价机构14家;启动市优秀科技成果评定工作,两年评选出涵盖全市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优秀科技成果146项;发挥省奖激励,遴选优秀科技成果参评山东省科学技术奖,近三年东营市39家企业单位牵头和参与的项目获得省奖,其中2022年度9项(二等奖9项),2023年度13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2024年度18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3项),获评总量与质量逐年攀升。

下一步,东营市将不断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聚焦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等,形成“技术研发→产品试制→工艺放大→产业化”的闭环生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创效,助力东营市高质量发展。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赵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