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张宇轩
9月4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城市精细化管理新闻发布会。会上就近期东营市出台的《东营市城市便民摊点群设置管理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的相关情况进行介绍。
据悉,近年来,随着东营城市发展步伐加快,市民对便捷生活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各类便民摊点在满足群众生活需求、活跃城市消费市场的同时,也出现了布局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环境秩序差等问题,既影响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也给市民生活带来了一定困扰。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全市住房城建管理系统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联合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7个部门,共同制定了《东营市城市便民摊点群设置管理导则》,并经市政府同意,已于8月21日正式印发实施。
《导则》共分为总则、类型与标准、准入管理、管理规范与责任分工、评估与退出机制、违规处罚与附则六个部分,对便民摊点群的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规范。
突出便民利民导向。《导则》在规划布局上,优先选择人口密集、居住集中区域,服务半径原则上不超过1500米,同时按照城市“一刻钟”便民服务标准规范设置便民修补、季节性农产品销售类摊点,最大限度方便市民生活。在类型设置上,充分考虑市民多样化需求,设置了涵盖日常购物、餐饮等多种类型的摊点群,满足市民不同生活场景的需求。
注重精细化管理。《导则》对摊点群的建设标准、日常管理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如摊位的高度、宽度,消防通道的宽度,垃圾处理的频率等,都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标准,确保摊点群的管理更加精细化、规范化。同时,建立了动态评估机制,定期对摊点群的运营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明确部门协同责任。《导则》明确了城管执法、市场监管、公安、自然资源、消防救援等多个部门以及属地街道办事处的职责分工,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管理格局,避免了以往管理中出现的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等问题,提高了管理效率。
兼顾安全与发展。《导则》在保障便民摊点群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在选址上,远离污染源、易燃易爆场所,预留消防、急救通道;在建设标准上,对消防设施、建筑结构质量等提出了严格要求;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建筑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摊点群的运营安全。
希望广大市民和摊点经营者积极配合导则的实施,共同打造更加规范、有序、整洁的便民摊点群,既保留城市的“烟火气”,又提升城市的“文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