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东营频道>内容详情

东营市扎实开展城乡防汛排涝设施拉网排查行动

2025-10-11 08:32:1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今年夏季,东营市遭遇多轮强降雨考验。与以往不同的是,雨后,关于“城市看海”的吐槽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居民为“快速退水”“有序救援”点赞的声音。这份明显的变化,源于市水务局将“城乡防汛排涝设施拉网排查行动”列入2025年全市“您提我办”为民实事项目,并作为首项内容攻坚推进——从群众呼声出发,用扎实行动回应民生期待。

“去年下大雨,小区门口积水很深,回家只能蹚着水走,心里又怕又急。”不少家住锦华小区的居民回忆起去年“8·26”特大暴雨仍心有余悸。那场突破历史极值的暴雨,让东四路片区、锦华片区等低洼区域积水严重且退水缓慢,不少居民出行受阻,群众意见集中。

群众的呼声,就是部门行动的号角。市水务局紧扣开门教育要求,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逐户走访低洼区居民,面对面收集意见建议,复盘暴雨应对全过程。7月15日,全市城乡防汛排涝设施“拉网排查”行动部署会议召开,一场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核心的防汛攻坚战就此全面打响。从痛点出发,才能让答卷更对群众“胃口”。

行动伊始,市水务局就确立了“有解思维”的工作方法——不回避问题,主动找差距。党员干部带头下沉,深入城乡低洼易涝区、市政排水泵站、河道沟渠等关键区域,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确保不漏一处隐患、不存一个死角。

“泵站就是城市排涝的‘心脏’,哪怕一点小问题都可能影响整体效率,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市水务局老党员、工会主席崔军带领市级城市防汛网格督导组全体党员,承受着烈日高温和刺鼻气味,深入一线对东营区30余座雨水泵站及相关雨水管道逐一排查,强降雨时第一时间现场督导,东营区城区降雨排水速度显著提升。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排查出防汛排涝设施问题隐患307处,均已建立台账、明确时限,实行“销号管理”。围绕河道治理、泵站维护、易涝点改造等重点领域,市水务局还部署开展了“六大行动”,同步建立“三查三看三问”联动机制,在解决设施问题的同时,推动干部作风转变,实现“问题治理+能力提升”双见效。

今年以来,东营市在防汛排涝治理上坚持“系统思维”,既抓“大动脉”畅通,也补“毛细血管”短板:加快推进广饶县塌河流域综合治理等骨干工程,筑牢流域防洪根基;同时聚焦居民身边的排水难题,实施一系列精细化改造——建设直排入河通道19处,让雨水“快排”;改造立式雨水箅子为“平立结合式箅子”279个,提升雨水收集效率;在易涝路段建设应急集水池13处,缓解短时强降雨积水压力;定制排水检查井防坠警示牌215个,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现在下雨心里踏实多了!以前最怕雨天跑车,路上积水多,又怕陷车又怕溅到行人,现在哪怕下大雨,路上的积水一会儿就能排完,跑单都顺畅了。”出租车司机师傅们对改造效果赞不绝口,话语里满是认可。

今年以来,东营市成功应对多轮强降雨过程,实现了“一般性降雨30分钟内排空、短时强降雨1小时内排空”的目标,有效保障了市民出行安全和城市正常运行。8月22日,省专班在东营调研期间,对东营市以“拉网排查”行动破解防汛难题、回应民生关切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群众的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胥高远表示,下一步,市水务局将继续完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统筹推进城市内涝治理”的大格局,始终把群众的呼声和期待放在心上,用更扎实的行动,把“民生痛点”变成“幸福支点”,让群众的掌声更响亮、更持久。

 来源:东营网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赵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