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东营频道>内容详情

东营:三大国家级平台构建科创新格局

2025-10-16 16:38:40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张宇轩

10月15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东营市科技创新平台能级跃升新格局新闻发布会。

 

据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富杰介绍,近年来,东营市积极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聚焦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与绿色低碳发展等国家重大需求,成功推动建设了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高效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以及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初步形成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区域转型的科创体系核心框架。

页岩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围绕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这一国家能源安全重大课题,系统开展富集机理研究与技术攻关,推动济阳坳陷探明中国首个亿吨级页岩油田,构建了从理论创新到产能建设的完整技术体系,为中国页岩油资源高效开发积累了重要经验。国家盐碱地技术创新中心则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构建起覆盖全国主要盐碱区的“1+3+16+N”协同创新网络,推动耐盐碱品种选育、地力提升和综合利用,初步形成“治理-育种-产业”一体化的盐碱地农业发展模式,为盐碱地农业开发提供了可行路径。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以绿电资源利用和产业绿色转型为重点,建成涵盖CCUS、储能、电烯氢等方向的技术实验室体系,成功推动山东省绿色电氢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落地,并联合国家电网、清华大学等单位实施智能电网2030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布局三个国网检测认证中心,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与石化产业低碳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在巩固现有平台基础上,东营市正积极谋划新一轮国家级平台布局,重点推进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东营基地和国家CCUS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进一步拓展战略科技的深度与广度。其中,崖州湾实验室东营基地将与国家盐碱地中心形成深度互补,聚焦耐盐碱作物“从基因到品种”的源头创新,强化大豆、小麦等主粮作物耐逆育种与良种扩繁,构建“实验室育种-基地测试-大面积推广”的种业全链条,推动东营从盐碱地治理示范区迈向国家盐碱地种业创新与扩繁高地,实现“藏粮于技”的战略落地。国家CCUS技术创新中心将聚焦陆相油藏二氧化碳驱油与封存领域,重点攻关高效低成本捕集、规模化安全输送及提高驱油采收率等关键技术,致力于构建从碳捕集、输送到利用封存的全链条技术体系,推动形成驱油封存、新能源耦合、化工生物利用三大产业集群,为东营市构建“油气开发与碳减排”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生态提供关键支撑。

东营市正以国家级平台为牵引,系统构建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区域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未来,东营市将继续强化平台能级提升、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产业融合应用,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战略科技力量,为东营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赵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