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东营频道>内容详情

东营:凡人善举汇聚文明暖流 感人事迹传递向上力量

2025-10-24 14:14:54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张宇轩

10月23日,东营市委宣传部召开“德润东营”系列记者见面会第二场。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王道分院院长刘学英、东营区辛店街道雅苑社区第五党支部书记苏金章、垦利区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志愿者薄万红、东营区辛店街道玉兰社区居民王清来到现场并分享他们的感人故事。4位“东营好人”用朴实的语言、真诚的情感、生动的事例,讲述了他们默默奉献的感人事迹,通过他们的讲述,不仅重现了善意的模样,更传递了向上的力量。 

刘学英,1979年6月出生,现任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王道分院院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26年里,始终扎根一线,不仅参与过非典防控、抗震救灾、新冠疫情救治等紧急任务,还创新“家庭式”护理模式,用专业守护患者生命健康。2024年3月,刘学英加入柔性援疆队伍,面对语言不通、医疗条件有限的挑战,通过“翻译搭档+图文提示”解决沟通难题,带着教具箱开展“实操小课堂”辗转百余公里到基层乡镇培训,牵头举办静疗技术专项培训班,让60余名基层护士掌握PICC导管维护核心技术,把优质护理资源送到疏勒县群众身边,她的援疆事迹也登上了大众新闻“开屏见好”栏目。获评“山东援疆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还两次获市政府“三等功”表彰,连续多年考核优秀。未来,她会继续带着这份初心,在护理岗位上传递“硬技术”与“软温暖”,做好每一件事,守护好每一份信任。 

苏金章,今年78岁,是东营市东营区辛店街道雅苑社区“金章矛盾调解工作室”主理人。1964年,苏金章投身胜利油田电力管理总公司,在岗42年零11个月,2002年正式退休。在胜利油田会战之初他便立誓建设祖国、奉献终身,像拓荒牛一样在东营的原野上耕植希望。1997年,赴京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全国各条战线劳模代表大会。

退休以后,他建立了“金章工作室”,平时主要就是帮大家调解些小矛盾、小纠纷,采用“稳、听、查、定、调”五步调解法,帮助居民们调解矛盾。居民们能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解开心里的疙瘩,都称他是社区的“稳压器”。

除了社区矛盾调解员外,他也是“板报”宣讲员。他每天读新闻、翻报纸,看到国家的好政策、新时代的新思想,将其“翻译”成街坊邻里听得懂的家常话或是写成一块块图文并茂的板报,放在树荫下,给大伙慢慢讲、细细聊。目前苏金章已经完成800余期板报,开展宣讲150余场,让理论变得接地气、让大伙儿都听懂、让好风气传开来。今后,他会把矛盾调解和百姓宣讲当成一辈子的事业踏踏实实干下去,为社区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薄万红,是一个在婚姻里“打补丁”的志愿者。2020年退休后,薄万红成为一名婚姻家庭辅导志愿者,五年就干一件事——帮小两口调解矛盾。先后帮助了近百对夫妻,也总结了一套自己的婚姻调解法:先当“情绪树洞”倾听双方委屈,再当“回忆放映机”唤醒婚姻中的温暖片段,最后当“台阶搭建者”用日常小事促成和解。她不光在中心调解,楼道拌嘴、邻居家闹矛盾,网格员喊,她就去,搬个马扎坐着听,劝两句“别急,慢慢说”,并去社区讲课,用身边事教大家如何化解矛盾。

现在薄万红和团队的志愿者们一起坚持学习法律条文、心理咨询知识,参加专题培训,复盘典型案例,更好地帮助更多的家庭。将来,她也会一如既往地干下去,帮助更多的家庭。 

王清,七岁时随父母来到东营,已在这里生活工作了半个多世纪。现为胜利油田石油开发中心科研所高级工程师,是油地联手打造的位于东营区辛店街道玉兰社区内的“清邮艺”宣讲工作室的主理人。

他始终坚信,良好家风是家庭的精神根基。其父母亲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奔赴荒凉的黄河入海口,投身于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王清参加了科威特国际石油工程项目,在国外工作的四年时间里,给妻子和爱女写下了1001封家书共计约77万字。在他这个小家庭中,父母这一代是奔赴黄河口,为国找油;他这一代是走出国门,为国找油;下一代是走出国门,为国战斗。

他想把家国情怀、孝老爱亲的家风理念传递给更多的家庭。目前宣讲主题已从家风家训延伸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环境立德树人、美德信用等领域,累计宣讲超200余场,线上线下受众超1000万人次。今年,辛店街道组建“辛胜利・半晌讲台”百姓宣讲团,王清担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讲队队长。未来他还会继续讲下去,也希望更多人加入,一起把东营的好声音传得更远。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赵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