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张宇轩

10月27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增进民生福祉”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社会帮扶领域专场。

据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锋介绍,东营市聚焦促进共同富裕目标,以破解低收入人口“急难愁盼”需求为导向,通过整合服务阵地、统筹救助资源,搭建起贯通县乡村三级、面向低收入群体的综合救助服务平台,推动社会救助“物质+服务”转型发展,形成“主动发现、精准施策、多元协同”的救助新格局。
围绕“救助谁”,主动发现、精准识别。建成“智慧救助”综合服务平台,汇聚民政、人社、医保、残联等12个部门46类20.3万低收入人口数据。构建家庭结构、健康状况、支出情况等7大维度、24项评价指标体系,实时监测、及时推送、分类处置。建立以专业社工带动村(社区)网格员、救助协理员为主的“荧(营)光行”主动发现队伍,针对目标群体开展入户走访。今年以来,实现动态监测1.8万余次,主动纳入救助保障177人。
围绕“谁来救”,综合施策、合力推进。出台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建设运营工作指南,县级层面建设5个“枢纽型”实体化平台,推动需求匹配和资源调度;镇街层面建立24个服务站,配置专职社工80人,组建“社工+网格+志愿”帮扶队伍;村级层面设立46个服务点,打造15分钟救助服务圈。按照每个镇街不少于15万元的标准,市财政每年配套不少于150万元资金,以项目化方式保障各级“救联体”运行。
围绕“怎么救”,完善机制、全面帮扶。梳理34个部门政策清单12类、55项,社会服务清单9类、31项,社会需求清单9类、50项,实施服务帮扶项目43个,解决困难群众服务类需求1098件,开展关爱帮扶服务8万余人次,实现个性需求“微心愿”认领,共性需求项目化帮扶。
围绕“救什么”,分类实施、提升效能。实施“政府购买+救助”,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开展“情暖夕阳”“护航未来”等项目14个,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类别化、差异化服务。实施“慈善项目+救助”,设立“救急难”“荧光行”“她基金”等专项基金24支,开展“夏季送清凉”“慈善光明行”等项目76个,帮扶困难群众14.68万人次。实施“公益项目+救助”,开展困难失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943户,投放“为爱出行”公益轮椅96辆。实施“促发展就业+救助”,联合推进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帮助低收入人口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