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东营频道>内容详情

东营市提速现代化防洪减灾体系建设 完善“双指挥长”责任制+智慧水务赋能

2025-10-31 15:38:29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张宇轩

10月30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5年东营市防汛抗旱工作新闻发布会。 

据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宏国介绍,今年以来(截至10月24日),全市平均降水量797.3毫米,比去年同期(813.7毫米)偏少16.4毫米,较常年(553.9毫米)偏多243.4毫米。

汛期(6-9月),全市平均降雨量497.7毫米,较常年偏多14%。进入主汛期(7-8月),东营市降雨呈现面弱点强、分布不均的特点,部分时段出现短时旱象或道路积水,但未出现明显旱涝或旱涝急转等旱情和灾情。

为全面筑牢防汛抗旱安全防线,东营市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工作。在责任体系完善上,市县(区)落实防汛抗旱“双指挥长”并设立专门机构,配备38名专职工作人员,压紧压实各级责任,确保责任到人、管护到位。各防指成员单位同步建立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同联动”的工作架构,确保防汛抗旱各项任务落地落细、形成闭环。

在“四预”措施落实上,东营市修订各级应急预案,完成31条行洪河道洪水防御方案、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及16座大中型水库度汛方案修编;完善智慧水务信息系统,建立城市河道、水系、蓄滞洪区、泵站联排联调运行管理模式,在中心城13处易涝区域提前预置强排泵车和抢险人员。

应急保障方面,积极开展防汛减灾培训,围绕防汛会商、群众转移等科目,开展实战演练,提高各部门协同作战能力和应急响应速度,检验抢险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同时,加强综合性应急抢险和专家队伍建设,调整充实水旱灾害防御专家287名,组建防汛应急救援队伍171支、救援人员8758人,储备远程供水、移动排涝车、移动排水泵等防汛装备20余台套。

隐患排查工作中,东营市通过多层级排查整改隐患1918项,开展城乡防汛排涝设施“拉网排查”行动等,累计排查并整改问题隐患307处,有效提升了城乡防汛排涝设施整体安全运行水平。工程建设与排水设施维护同步推进,实施排涝“大动脉”“毛细血管”工程,常态化开展城市排水清淤疏浚及设施维护工作,累计完成雨水管渠清淤255公里,雨水口清掏6.7万个,安装窨井盖防坠落装置1.39万个,现有97座城市雨水泵站全部在汛前完成维护。

7月份以来,东营市共遭遇16轮强降雨天气。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发各类防范应对强降雨工作通知16次,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1次、四级应急响应5次、防汛防台风四级响应1次。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强化信息上报,先后印发2025年《汛情快报》12期,报送汛情、预警等各类信息76次。加强应急处置,强降雨期间,全市累计出动工作人员7670人次、强排泵756台次,实现了对强降雨的有效应对。

下一步,东营市将立足防大汛、抗大灾,全面补齐防汛抗旱工作短板,提速现代化防洪减灾体系建设,筑牢安全防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更为可靠的水安全支撑。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赵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