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后,因生活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易发生急性胃肠炎、痢疾、流感、甚至伤寒和副伤寒、霍乱、甲型肝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中医药在继承历代预防“瘟疫”的文献基础上,依据《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原理,在预防疾病和“治未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发生洪涝灾害后,为了保护自身健康、减少疾病发生,要注意以下预防方法,以助力抗病防疫。
注意环境卫生
消除住所外的污泥,垫上砂石或新土;清除井水污泥并投以漂白粉消毒;家具清洗一遍再搬入居室;整修厕所,不要随地大小便,粪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区域。
加强家畜的管理。猪要圈养,做好猪舍的卫生,不让其尿液直接流入水中,猪粪等要发酵后再施用。管好猫、狗等家禽动物。家畜家禽圈棚要经常喷洒灭蚊药;栏内的禽畜粪便也要及时清理入集中粪池。
做好防蝇灭蝇,防鼠灭鼠,灭螨防螨。粪缸、粪坑中加药杀蛆;室内用苍蝇拍灭蝇,食物用防蝇罩遮罩;动物尸体要深埋,土层要夯实。当发现老鼠异常增多的情况需要及时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保持住屋和附近地面整洁干燥,不要在草堆上坐卧、休息。
对被洪水淹过的房屋内外,要开展消毒杀菌工作:一般用“84”消毒液按1:60比例配水后用喷雾器对应消毒的场所进行喷洒。
注意饮用水卫生
洪涝灾害期间,水源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幼虫的污染,喝这样的水,用这样的水洗食品、餐具或刷牙、漱口,便容易引起疾病的传播。因此注意饮水的消毒非常重要。
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装水的缸、桶、锅、盆等必须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对临时饮用井水、河水、湖水、塘水,一定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消毒,消毒后的水才可以饮用。
注意食品卫生安全
现在正值夏季,湿度大、温度高,食品很容易受到细菌、霉菌及各种化学物质的污染,所以注意饮食卫生非常重要。
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剩饭剩菜,不吃生冷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产品;食物生熟要分开;碗筷要清洁消毒后使用;不要到无卫生许可证的摊档购买食品;不吃洪水浸泡过的米、面、饼干、面包、瓜果等;不吃未洗净的瓜果;尽量不吃凉菜;食物煮熟煮透,尽量不要参加多人聚餐的宴会。
注意餐具消毒,餐具放在沸水中,煮沸5-10分钟。也可将含氯消毒剂原液按1:10比例配制消毒水,将餐具在消毒水中浸泡15分钟即可使用。
注意个人卫生
防止病从手入,病从口入。养成勤洗手规范洗手的习惯。各人的毛巾、脸盆、手帕应当单用,如果不得不与病人共用脸盆,则应让健康人先用,病人后用,用完以肥皂将脸盆洗净。
接触病人时戴口罩,口罩应每天换洗和消毒。如皮肤、黏膜被患者的血、尿或口腔分泌物污染,应立刻用消毒酒精擦拭消毒。被病人血、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和物品也应及时消毒。
为预防皮肤擦烂,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下水劳动时,每隔1~2小时休息一次,擦干脚,在阳光下曝晒片刻。每次劳动离水后,一定要洗净脚,穿干鞋。当发现脚部皮肤破溃并有加重趋势时,如情况许应暂时不要下水,要设法穿长筒靴。有足部皮肤病的应少下水。
中医药预防措施
艾灸:
使用艾条或艾灸盒放置在体表足三里、曲池、肺俞、脾俞、大椎等穴位或疼痛处熏灸、温灸。每日灸1次,每次20-30分钟,借灸的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行气活血、消瘀散结、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调整生理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药浴泡足:
“热水泡脚,加点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理疗保健方法。花椒10克、艾叶10克、桂枝10克、透骨草10克煎汤泡足30分钟,一日1次,通过泡脚,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区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可以加速排出体内寒湿。
防疫香囊:
中医药香熏法防治疾病的历史悠久,是祖国医学预防传染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外治法。把藿香、苍术、白蔻仁、紫苏、佩兰、艾叶等多种芳香中草药碾碎后装在特制的布袋里,佩带在身上,也可挂在车里和家中,具有驱虫避疫、袪瘟除秽、开窍解毒、解乏促眠等功效,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专家介绍,如果出现发热、腹泻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尽快寻求医生帮助。其次是遵听医嘱,配合传染病隔离,注意相关药物使用方法。
来源:健康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