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蓝天白云下,只见一片片的水稻生机盎然,黄绿色的稻穗随风摇曳。
“我们的稻田与传统稻田中竖起的稻草人不同,我们在稻田里竖的是农田数字采集站,而且用手机就能监控,时代不一样了。”利津县陈庄镇恒业绿洲家庭农场负责人孙波指着稻田里一个个高约2米、自带太阳能板的设备说道。
“以农田数字采集站和手机端应用为代表的物联网系统是数字化稻田的‘核心武器’之一。”山东艾米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学诗介绍道,“数字采集站安装有多个传感器和智能摄像头,能实时监测稻田的湿度、温度、土壤肥力、土壤电导率、土壤pH值等数据,还可以持续为稻田拍摄高清视频和照片,这些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终端,经过云计算处理和大数据分析,便可生成稻田的‘体检报告’,农户们通过手机便可随时掌握水稻的健康指数。”
据悉,2020年5月,山东艾米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这是一家由位于陈庄镇的利津华晟与广东艾米混改而成的公司。从开始的300亩数字化示范田,经过一年多的时间,陈庄镇辐射到县域内的近30家水稻种植大户都加入了数字化平台,现在已经有2万多亩的稻田实现了数字化种植管理。“我们通过数字科技为农业赋能,不仅是改进低利润的农业生产现状,还要推动陈庄镇传统农业向数字化、节水化、生态化发展。”陈庄镇党委副书记宋阳对记者说。
今年55岁的堐西村党支部书记赵忠华是加入到数字化稻田种植的农户之一,他们村有700亩稻田实现了数字化种植。
据赵忠华介绍,他们村党支部领办了合作社,将村里的耕地集中起来进行统一耕作管理,发展水稻种植,种植过程基本是靠肉眼、凭经验,自从参与艾米的数字化农田种植系统,用手机上的艾米管田APP就可以进行生产管理和数据收集。
除了用手机掌握田间水稻情况,农户们还用手机对灌溉、施肥等的过程、时间、用量进行全程数字化记录并上传,形成农产品质量的溯源,提高农产品的价值。
“种植管理更科学了,种出来的大米品质更有保障,而且艾米的专业团队还帮我们打响黄河口大米品牌,打开销售渠道,相信销路也会更好。”赵忠华说道。
数字化科技的加持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整合种植、包装、品牌、市场,陈庄镇的农业正在走出传统模式,以更为丰富的姿态引人注目。
来源:东营网-东营日报